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合同法务 买卖土地合同诉讼行为时效是多久
买卖土地合同诉讼行为时效是多久
发布时间:2024/2/20 19:50:00
买卖土地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对于土地的买卖我们要注意下具体合同的签订,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双方的权益,大家在进行土地买卖的时候如果出现纠纷,是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的,那么买卖土地合同诉讼行为时效是多久?下面律霸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买卖土地合同诉讼行为时效是多久?
1、土地买卖纠纷的追诉期限,适用一般民事行为的诉讼期限,为3年。
2、根据实行的《民法总则》规定,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3年。《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3、第一百四十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4、《民事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第五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5、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
二、几类特殊的争议
1、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2、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
3、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4、《产品质量法》第45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5、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同时对未经确权的同一块土地各据理由主张权属,根据各方理由难以解决的土地权属矛盾。它有以下特征:
①主体的多样性,土地所有权的争议一般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使用权的争议则是发生在国家和集体之间、集体和集体之间。也有发生在国家或集体和个人以及个人和个人之间。
②客体的特定性,一般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谁所有、由谁来行使问题
综上所述,民法通则对于一般的合同纠纷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是租赁合同中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保管合同寄存丢失物品的争议诉讼时效为1年,如果是国际买卖合同,或者是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4年,货物运输赔偿请求的诉讼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自知道被侵权之日算起。
以上就是律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买卖土地合同诉讼行为时效是多久的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现实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或者在第一时间找律霸网律师在线图文咨询或电话咨询。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也可以咨询律霸网相关律师。